close

看到底下這種新聞真的很難過,都已經2011年了,還是每年上演同樣戲碼。

 

雲林縣各農會 著手耕鋤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即時報導】

2011.03.03 06:52 pm

高麗菜、包心白菜因產量過剩,價格崩盤,農委會啟動耕鋤機制,每公頃補助4或7萬元不等。雲林縣二崙鄉的部分農民日前項農會登記,今天進行耕鋤,農民眼看辛苦耕種的農作物,全化為烏有,內心充滿感概。

二崙鄉農會推廣股員萬清森表示,目前有4名農民申請耕鋤包心白菜,面積為1.5公頃。其實農會也有其他配套措施協助農友,例如促銷、轉作其他農作物等。

 

過完年上菜市場,高麗菜一顆才10元,當時就覺得問題很大。農民辛苦耕作的蔬菜配銷到消費者手上才10元,扣掉管銷費用,農民能夠拿到多少?

農產品生產過剩的戲碼每年上演,不是青菜就是水果。我們這個政府解決的辦法就只有讓學校、軍營多消費。然後太多了就拿錢給農民耕鋤,看新聞這些拿到錢的農民也是苦哈哈,直喊連本錢都不夠。政府勉強給,拿的人也不爽,lose-lose雙輸這有什麼意思?

話說現在已經進入2011年,更種科技的出現,再加上台灣也不是多大,然到官員們就不能換個思維引進新的作法和新的科技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如果能預期產能過剩,在農民還沒有種植之前就給三分之一的錢讓農民不要種,總比已經快收成了叫人家耕除強個萬萬倍。

我想建構這樣的平台應該也不難,例如要求有一定耕地面積以上的農民要申報他已經種植和未來要種植的農作物,把這些資訊匯入全國的資訊資料庫,然後透過歷年的消費的數量。如此可以預測未來的產銷情況,銷售的價格,提供這些情報來進行產銷協調。以台灣人才濟濟,要建構這樣的資訊平台也不是問題。再加上台灣現有的組織,村里鄰長、幹事和農會組織,輔導農民來申報。沒有申報的農民則未來發生作物過剩時,政府不予以耕除補助,甚至取消其農民證(現在甚麼都有證照,沒道理農民不需要的)。

 

雲林縣各農會 著手耕鋤 - 即時新聞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自由電子報 - 高麗菜產地1公斤2元 耕鋤明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o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